字体大小:
2019年7月11日,国家海洋技术中心遥感室在青海湖开展了为期半个月的卫星同步现场观测试验。本次试验基于《“十三五”海洋观测卫星定标与真实性检验场网》项目的要求,开展雷达高度计高原湖定标观测点前期踏勘工作,并进行hy-1c卫星和hy-2b卫星高度计高原湖定标技术研究,为海洋卫星的业务化运行提供技术支撑。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层层的乌云与远处山顶的皑皑积雪,正是本次试验中队员们经常能见到的景象。青海湖海拔3200米,虽然时值七月,但平均气温经常还不到10℃,在阴天下雨的时候,湖上风急浪大,冷得人打寒颤。然而,试验团队面对恶劣的工作环境,没有受到困难的影响,顺利完成了实验任务。
在试验过程中,党员同志们充分体现了先锋模范作用。试验首席陈春涛,在到达青藏高原后先后出现了头晕、憋气、嘴上起泡等严重的高原反应,但身为试验首席的他,深知自己的责任,克服困难,忍着各种不适坚持完成了所有的工作。在漫水的鸟岛码头,是他在齐腰深的水中架设仪器;在翻滚着白浪花的青海湖中,是他守在船尾协调布放浮标;在工作的路上,也是他在忙前忙后,合理分配每个人的工作任务。
作为试验团队中唯一的女队员,李芝凤放下家中的两个孩子,全身心投入到长达半个月的高原野外试验工作中。在试验期间,她除了参与试验数据观测以外,还负责整个团队的后勤保障工作。常言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正是表明了后勤工作的重要性。在她细心的安排下,每当试验结束,队员们立刻就能吃到可口的饭菜;每当有队员高原反应身体不适时,马上就会有治疗的药品;每当队员们需要什么物品时,第一时间就能购买齐全。队员们每天都能以最好的状态开始新一天的工作。
遥感室副主任韩冰,在自身工作很繁重的情况下,深入试验一线,不仅对试验团队的工作进行把关,为仪器布放位置、数据观测流程等试验环节提出了很多重要的指导意见,还为大家担任了司机工作,经常连续开车几个小时往返于各个试验站点之间。虽然自己辛苦,但他还一直注意试验队员的身心状态,帮助大家保持最好的状态进行工作。可以说,在工作时,他是团队的“质检员”;在路途上,他是团队的“运输官”;在整个试验中,他更是团队的一颗“定心丸”,充分发挥了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
在党员们的带领下,全体试验队员干劲充足,克服了试验中的各种困难,完全没有受到现场寒冷、缺氧的恶劣环境的影响。
负责定标数据观测的队员们,每天要在船上连续工作十多个小时。船上没有足够高的桌子安装水样过滤装置,就一直弯着腰在箱子上工作;船上没有餐食和热水,就啃干粮、喝凉水;船上没有空调取暖,就靠一腔热情加油干。冒着青藏高原上的寒风、阴雨,克服重重困难,获取到第一手的现场数据,为业务化运行海洋卫星的定标工作奠定了基础。
负责锚系gnss测高浮标测试的队员们,克服了时间紧、任务急的困难。虽然在试验后半程才赶到试验场区,也成功完成了浮标的布放和测试工作。他们在技术中心的炎炎烈日下,一连数周调试仪器;在青海湖恶劣的海况中,站在剧烈晃动的浮体上布放浮标;在浮标布放完成后,依然熬夜时刻关注仪器的运行情况。青海湖高度计定标观测场的设计离不开他们每一个人的努力。
7月24日,本次试验圆满结束。“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试验队员们虽不需要战场杀敌,但拥有同样的不怕困难、勇于挑战,势达目标的精神与决心。也正是这份精神与决心,让他们牢记自己的任务与使命,履职尽责,圆满的完成了实验任务。(遥感室)